央行是否该出手救市 金融危机如何影响中国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8年9月26日 17:26
"双降"政策的出台直接导致了国内股市、债市、汇市的巨幅震荡。值得一问的是,在前期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谁倒逼了央行迅疾出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资深研究人士指出,目前大家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分歧非常大,"经济是不是已经坏到了需要央行出手的地步",是争论的焦点。
JP摩根的一份宏观研究报告中曾提出,防止经济下行风险,央行可能会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截至明年底可能会下调2个百分点。
此言一出,即得到市场猛烈炮轰。分析师们觉得这像"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不可能,而宁愿相信它是"利益的代言"。
这部分人的论据是,从8月份公布的数据看,市场并没有像年初预期的那样坏。
8月份,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滑,从7月份的14.7%下调到12.8%,这纵然有部分是因为奥运停产带来的影响,但中金公司认为,刨除奥运停工效应,7、8月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16.1%,依然显示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而且,引以注意的是,工业企业的利润也在大幅下滑。CPI与PPI的倒挂表明,受供大于求和价格控制影响,上游的生产资料涨价并无法向下游传导,而是进一步压缩了工业企业的利润。今年1-5月企业利润增长从去年同期的42%大幅下滑到21%。
另外,从固定资产投资看,更多的靠的是中央投资拉动,而民营力量则在逐步削弱。
在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深化、全球经济放缓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会受到多大影响,成为监管层最大的担心。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政策的调整表明,国家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已经超过了通胀。目前,德意志银行已经将三季度的GDP增长从此前的9.5%下调到9%,而9%正是中国当局所能承受的增长底限。
这是导致央行出手的内部基本面支撑。而对于时点的选择,则来自于"外部的冲击"。
汇丰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认为:"美林和雷曼事件,是导致央行迅速出手的最直接原因。"
他认为,监管层最担心的就是国内外的"叠加效应",国内楼市、股市低迷,而美国金融危机继续深化,严重挫伤了市场的信心,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预防性"的政策来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