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天津欲与北京争夺北方金融中心 OTC市场积极探索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9年1月16日 10:14
  2008年12月26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天津股权交易所(简称天交所)正式开锣。
  天津汉镒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新大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旺达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批挂牌的三家企业。
  天津股权交易所的正式运营,揭开了天津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金融创新的新篇章。
  而"天津欲做金融中心"的话题一直都是专家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于是人们习惯性地将天津与北京和上海进行横向比较,以此来判断天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究竟实力几何?
  不敌上海
  天津与北京争夺北方金融中心
  "天津与上海比是有天然的差距的,其最多也就只能与北京进行北方金融中心的争夺。"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向记者分析。
  确实,上海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翻开历史,上海解放之前就是亚洲的金融中心。"老上海"的南京路当时是世界三大商业步行街之一,而上海与纽约和伦敦当时也并称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
  再看现在,自1992年至2007年,上海经济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参考坐标已经连续16年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2.2个百分点,这对于享有"经济引擎"头衔的上海来说可谓"实至名归"。
  1990年11月2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而上海这样一座绚丽的国际大都市更是吸引了众多大公司和银行的眼球。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的总部以及外资银行如渣打银行和各大券商的总部纷纷"扎根"上海。
  而天津这个拥有600年历史积淀的古老商埠,100年前曾是与上海齐名的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但到90年代后,天津在全国大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却不断下降,先后被广州、深圳和苏州所超越。
  2003年被称为"金融市长"的戴相龙到天津执政,才给这个步履有些沉重的城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戴相龙到天津工作不久,就提出了把天津建设成为类似中国北方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提到金融中心这个词,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纽约华尔街。毕竟,华尔街的一举一动都确实足以撼动世界。而谈到华尔街给美国带来的变化,美国著名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约翰·S·戈登曾说,1929年时,全美国只有2%的美国人拥有纽交所的股票,今天有超过50%的美国人拥有股票或共同基金。所以,在这个国家,过去几十年中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更多的人成为了资本家。因此,金融中心的巨大能量可见一斑。
  那么,一直温温吞吞的天津,在与北京的竞争中,想要成为中国北方金融中心的"雄心"又能否实现?
  北京优势明显
  天津如何绝地反击?
  戴相龙"新政"的方案是建立天津市政府金融办公室,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争取开展离岸银行业务,筹建滨海发展银行,组建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
  在戴相龙领导期间,2006年9月天津向国家国务院上报《滨海新区综改方案》,涉及金融、土地、涉外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等多方面的改革试验属性,经过几个部委沟通讨论,在2008年3月,经过几百处更改调整后终获通过。
  在天津如火如荼地踏上"北方金融中心"征程时,北京怎能坐视不管。OTC、PE、离岸金融中心以及港股直通车都成为北京与天津争夺的焦点。
  2008年6月20日,北京成立了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简称北京PE协会),协会的成立成为北京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金融体制的创新和市场化的转变。
  北京是中国金融监督和管理机构所在地,中外金融机构集聚,金融资源优势突出。而涉外资源丰富、商务氛围浓厚的北京CBD更成为众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抢滩布局的必争之地,国际金融机构总部聚集优势尤其明显。
  到2006年底,已有包括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慕尼黑再保险、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等17家金融企业总部落户北京CBD及周边地区。
  并且在2006年末,北京市金融资产就达17.3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总资产的44%,北京市金融资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与北京相比,无论是金融机构的数量还是金融机构总部聚集情况,天津显然都是处于劣势的。那么天津要怎样才能弥补这种"差距"呢?
  作为最早提出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并一直跟踪研究的金融专家,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文增毫不讳言地表示:"天津现在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是欠缺金融市场,建立金融市场才是核心。有了全国性的金融市场,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很快就会到天津云集,天津的金融业很快就能集聚并发展起来。"
  而金融市场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有形市场,即交易者集中在有固定地点和交易设施的场所内进行交易的市场,证券交易所就是典型的有形市场;另一种是无形市场,即交易者分散在不同地点(机构)或采用电讯手段进行交易的市场,如场外交易市场和全球外汇市场就属于无形市场。
  那么,天津将如何建立自己的金融市场?
  天交所是建立
  OTC市场的积极探索
  天交所的成立无疑给天津在此轮竞争中增加了筹码,也让OTC市场(柜台交易市场)构建问题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而来自中央层面的政策倾斜更像是天津高举的一把"尚方宝剑"。
  据了解,天交所的主要业务是为成长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私募基金提供快捷、高效、低成本的融资;为私募基金份额提供挂牌交易平台;为私募基金投资形成的公司股权提供挂牌交易平台。
  "天交所对合资格投资人实行免费注册制,同时较低的费用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的股权投资渠道。"天交所相关人士介绍说,"复合型交易与做市商双向报价等定价机制提高了市场流动性与活跃度,也将方便投资者的进入、交易与退出。而在服务私募基金方面,天交所将提供的退出渠道将比A股上市门槛低,比一对一协商也更便捷。"
  虽然有人认为天津成立股权交易所是"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不仅是两家股权交易所之间,甚至是股权交易所与产权交易所之间。但天交所相关人士表示:"这一探索实践将为未来OTC市场的建立创造积极条件。"
  而对于OTC市场的定位,时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宗胜曾表示:"市场的定位不是现在的纳斯达克市场,而是1970年代纳市之前初级柜台交易市场。但它将来要容纳来自全国的企业。"
  "我们比较倾向于中国台湾地区的柜台交易市场的做法,例如成立满3年、实收新台币5000万元(相当于13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本土中小企业,首先要通过新柜市场、柜买中心交易后(新柜市场、柜买中心就是柜台交易市场),才能进入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那么,天交所未来转让的股权是否可以分割成多少的股票,让散户和机构买进交易?
  "有部分机构可以进行操作,散户是不可以的。但目前还不能分割成很细的去交易,这都是和证交所不一样的地方。"天交所执行总裁钟冠华表示。
  记者疑惑,天津曾经想要在天津产权交易所的基础上建立天津证券交易所,那么设立天交所是否就是过渡?钟冠华笑称这个问题太敏感,他不能回答。
  而天津金融办的相关人士也予以了否认:"国家政策不再允许建立证券交易所,所以目前还只是上交所和深交所。"
  那么,天交所将来会拥有像上交所、深交所那样的人气和地位吗?
  李文增主任表示:"如果天津能够确实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搞得好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天交所将会过渡成为像上交所和深交所那样的拥有全国性影响的证券市场。天交所应该与深交所、上交所构成未来中国多层次证券市场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目前来看,天交所的运营并不会影响大局,不会对上交所、深交所产生冲击。因为天交所是针对非上市、非公众公司交易的。但是从我个人角度看,天交所在运作时应该往前看,这样在未来才能够和上交所、深交所并驾齐驱。"李文增接着说。
  "天交所虽然成立了,但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只能说是框架出来了。只有让更多的公司到这里来交易,才能让天交所活起来。"郭田勇教授表示。
  港股直通车
  离岸金融中心"缓行"
  港股直通车方案的实质是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外汇管理局批准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银行分行和中银国际开展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并且天津是目前仅限的试点城市。
  但考虑到各种原因,管理层已经决定暂缓开启港股直通车,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已停止直通车开户登记。当地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直通车开通已经没有时间表。
  而专家对"港股直通车"能否顺利运行都有争论。
  浦银安盛基金首席投资官张建宏表示:"港股直通车有不推出的可能,我国政府对于开通港股直通车还是非常谨慎的,既然已经冷却了这么长时间,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不推的可能。如果推出的话,很可能就确定在几个城市试点,那么对A股的实际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推港股直通车,实际上即使不推港股直通车,内地投资者如果想投资香港股市也有很多渠道可以去进行。而如果想要分流国内的资金,完全可通过多发一些QDII来实现。"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也发表过观点表示,由于中国短期内不会放弃资本管制,所以港股直通车短期内也不会推出,至少要在二三年以后才有可能。
  而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亦在前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关于港股直通车,中行已做好准备,但暂时政府未有时间表。
  再看QDII,其作用就是使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机构如银行、基金、券商等发行的产品,投资香港乃至全球的资本市场。QDII主要分为银行系和基金系,而银行系相对较为稳健。
  有资料显示,基金系QDII产品从最早的2007年9月成立至2008年3月份,短短半年平均亏30%左右,最大亏损达到40%。
  很多人质疑为何要让QDII基金仓促进入海外市场?在QDII基金出海前,国际对冲基金就在疯狂推高港股,要把港股直通车和QDII基金高位套牢,因此有关方面紧急叫停了港股直通车,但QDII基金却满载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希望冲向了悬崖。
  QDII基金损失尚如此,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广大个人投资者又能对未知的风险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吗?因此,港股直通车何时再被提上日程,真的是不得而知。
  港股直通车缓了,但天津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脚步似乎没有停滞。
  天津市花费两年有余的时间在运作筹建国内首个离岸金融中心,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方案,将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李文增主任表示:"天津离岸金融中心的模式既不同于香港城市型模式,也异于开曼的模式。它是在自由贸易港区内开办业务。天津可以借鉴阿联酋的迪拜以及马来西亚的纳闽的模式来发展离岸金融中心业务。"
  "港股直通车和离岸金融中心现在都是进程缓慢,其中的问题都比较复杂,争论也很大。所以现在都还不好讲。"天津金融办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