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周小川呼吁建立一种超越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
文章来源:中财网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9年3月25日 15:17
  昨日,央行网站刊发央行行长周小川署名文章《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反驳"中国过度储蓄论",并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没有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前日,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呼吁建立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以此作为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一部分。
  有力反驳"中国过度储蓄论"
  周小川的《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文章探讨影响储蓄的因素,分析造成东亚和产油国较高储蓄率及美国低储蓄率的原因,简要介绍了中国储蓄率的变动情况及调整思路。
  文中称,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没有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政策,并为此付出了代价,经济恢复一直较慢。中国当局克服困难、坚持稳定汇率,对阻止当时危机蔓延是有贡献的。
  周小川指出,从储蓄率波动的时间分布看,美国本轮低储蓄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东亚国家储蓄率提高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储蓄率上升更是在2002年以后,两者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周小川的文章有力地反驳了"中国过度储蓄论"。
  呼吁建立超越主权储备货币
  前天,周小川发表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文章对当今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提出了批评。周小川称,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
  周小川说,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他认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货币储备货币,这样可以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内在的缺陷,从而达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性目标。
  我国目前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也是美国最大的债主。18日,美联储40年来首度宣布购入长期国债,将收购最多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此举导致美元急剧贬值,美元指数创数十年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购买国债,实际上是在发行钞票,让美元贬值,这直接导致其最大的债主中国受到损失。
  专家:周小川表达中国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经济学家徐逢贤告诉记者,周小川发表的文章带有学术探讨的形式,整个文章是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美国金融危机,文章写得比较稳妥,但无不表明中国对美元货币稳定的担心。
  徐逢贤认为,在金融危机和美国回购国债等背景下,作为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发表文章向世界表明,中国在世界面前是负责任的,不应被阻拦的。中国采取了一切应该采取的有力措施,维护了世界经济的安全平稳发展。
  徐逢贤表示,在G20峰会前夕,周小川连连发文阐述我国的声音,也表明中国清晰表达G20伦敦峰会诉求,他的观点和言论将对未来全球经济金融秩序改善起到助推作用。
  14日,有着"金砖四国"之称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财政部长在英国霍舍姆发表公报,为了更好地体现四国真正的经济实力,应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四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呼吁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和地位。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