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闭幕徐光春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hnxxzxzcz 添加时间:2009年3月27日 09:12
3月26日下午,在完成各项议程后,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在郑州闭幕。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主持会议,向常委会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颁发任命书,并就贯彻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和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等会议议题作重要讲话。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柏拴、王菊梅、刘新民、张程锋、储亚平和秘书长连子恒出席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草案)》、《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草案)》、《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决定(草案)》、《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2009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草案)》,会议还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议案。
徐光春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会议传达学习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这次全国人代会是在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咬定发展不放松,全力以赴抓落实,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第一,准确把握形势,坚定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信心。科学判断形势是制定和实施正确政策的基础,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从河南的实际看,我们有加快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有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加快发展的独特优势,有省委、省政府制定和采取的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决策部署,这些都是增强信心的重要保证。一定要正确认识形势,做好提振信心的工作,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用“信心”牵引企业走出发展困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增强人民群众对发展的信心,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聚智慧力量,共同团结奋斗,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第二,抓住首要任务,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做到早落实、早到位、早见效。一是抓好结构调整这个突破口,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结合中央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积极搞好对接,落实产业发展措施,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步伐。二是抓好项目建设这个重点,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对于促发展、扩内需、调结构、增后劲、带就业的作用,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宽的视野找项目、以更快的速度建项目、以更大的力度衔接项目、以更优的环境吸引项目。三是抓好农业这个基础,要千方百计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想方设法拓宽农民工就近就业门路,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抓好企业这个关键,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积极帮扶企业渡过难关,让企业活起来、经营下去;要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坚决禁止针对企业的“三乱”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围绕工作大局,认真做好人大工作。要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贯穿于依法履行职责全过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立法工作、监督工作、重大事项决定工作和代表工作,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着力保障宪法和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努力把我省的人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徐光春指出,本次常委会围绕就业工作集中安排了三项议题,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就业促进条例(草案)》,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就业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决定》。这是省人大常委会着眼全省工作大局,综合运用立法、监督和重大事项决定三项职权,着力保障和促进我省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扎实做好就业工作,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做好当前就业工作,徐光春强调三点:
一要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展,正在从经济层面向社会领域蔓延,转化为全球性的就业危机。我省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就业大省,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从应对危机、推动发展、加快崛起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促进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要突出重点就业群体,切实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当前我们要紧紧抓住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重点就业群体,针对不同特点和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要坚持政府指导、市场主导、思想引导、知识辅导四者有机结合,努力做到信心、真心、暖心“三心”并用。信心,就是增强大学生们就业的信心,让他们看到战胜危机、实现就业的有利因素;真心,就是为他们就业真心提供帮助;暖心,就是为他们提供质量更佳、效果更好的服务,营造更加宽松的就业环境,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局面,有关单位和部门要以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十件实事”为抓手,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社会各个方面要共同关心支持,帮助他们渡过就业“寒冬”。要大力推动农民工就业工作,要做到远近结合,进一步加强与主要劳务输入地党委、政府和用工企业的沟通协商,切实搞好劳务对接,同时要充分发挥本省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的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尽可能多地扩大农民工就业容量,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在当地就业创业;要做到软硬结合,要为农民工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不断推出力度更大、措施更硬、工作更实、含金量更高,具有更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办法,促进农民工就业;要做到稳创结合,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企业减负稳岗措施,积极引导企业严格执行裁员程序,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严禁随意裁员,稳定一批农民工就业,另一方面引导支持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为农民工创业制定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便利的条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推动形成“人回流、厂回迁、业回创”的生动局面。要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要稳定公益性岗位规模,围绕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适时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要加大力度,落实好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资金,引导企业吸纳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要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分类建立帮扶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做到管理到人、服务进门。
三要全面落实就业法律政策,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的实效性。本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了我省就业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必将对我省就业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和长效机制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关键是要把这部法律贯彻落实到位,要广泛深入宣传、不折不扣执行、加强监督检查,以此来促进我省各项就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确保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徐光春指出,做好就业工作,是当前全省必须认真落实的重要任务,也是人大常委会职责之一。各级人大常委会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促进就业工作,在加强就业领域立法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监督,督促、支持政府和有关方面认真履行职责,及时解决就业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徐光春说,本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事关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有关方面要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认真研究,充分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会议审议通过的《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对加强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省政府及有关方面要认真做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条例规定,做好相关工作,共同应对气象灾害。
副省长刘满仓、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等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