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东方今报在一版突出位置推出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廉政篇《清风浩然正气根》,并配发“何平”感言《清正廉洁》。文章刊发后,在全省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认为,“一个体系、四道防线”的论述,科学规划了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布局,给各市地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
学者透视
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形成合力
访谈嘉宾: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李凌
“十八谈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灵丹妙药’。”尽管“新十八谈”才发表了两篇,但在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看来,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元年。“所以,对于河南来说,能否取得快速的发展,今年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此,河南在这个关键时期推出这种形式独特的十八谈,在全国是首创,谈的内容也非常深刻、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也必将产生良好的效果。”他表示,“通过这些‘谈’,可以统一每一个人的思想,”他说,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群众,只有统一了思想,才能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大家统一了思想,才能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步伐才会加快,目标才会早日实现。”
清正廉洁是为官做人的基本要求
访谈嘉宾: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河南大学教授梁留科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李凌
实习生 郭晓阳
对于“新十八谈”,省科协副主席、河南大学教授梁留科说自己每篇都认真读了,感觉谈的内容都非常切合实际。“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科技、知识和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总体来说,河南省正处于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并重的阶段。”他说,在过去,河南省比较注重人口红利,因为河南省是人口第一大省,劳动力多,劳动力转移量也大。现在,河南省也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又适逢中原经济区建设,就要抓住这个机遇,打好“人才牌”。
“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省内外的大学生也比比皆是,但是相对来说,北上广还是最具吸引力的,那里创业环境好、政策好,能够吸引人、留住人。”他表示,人才外出,对一个国家不利,对一个省也不利。所以,我们的各级政府也要充分利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利用人才红利。同时,企业要加大职业培训,农民工也要掌握专业技能,只有将社会的各个方面动员起来,才能给中原经济区建设强力的支撑。”
梁留科认为,“反腐倡廉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整治腐败,民众对社会才能有信心。”他表示,反腐,指的是制度层面,政府要加大在制度上和机制上的建设,预防腐败的产生。倡廉,指的是教育层面,社会要给各级政府官员提供一个风气上、环境上的支撑。“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是为官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宏大战略中干事创业的必要保证,因此更应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政府声音
许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东方今报记者 韩争强
通讯员 孙晓飞
7月25日,《东方今报》同步刊发了“新十八谈之廉政篇”《清风浩然正气根》。7月26日下午,许昌市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对该篇文章进行了集体学习。大家一致表示,该篇文章立意高远,警示深刻,思路清晰,要求明确,“一个体系、四道防线”的论述,科学规划了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布局,给许昌市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
许昌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智勇认为,《清风浩然正气根》一文凸显四个特点。一是立意高远,二是警示深刻,三是思路清晰,四是要求明确。《清风浩然正气根》这篇文章是省纪委近年来反腐倡廉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是今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阵地体系。
陈智勇强调,学习永无止境,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学习意识,倡导勤于学习的良好风气,注重新思维、新观点的学习、吸收,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认清职责、理清思路,确保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并争当第一。
信阳: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余超
通讯员 程思明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做清正廉洁的表率,更要肩负起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发展以及魅力信阳的建设提供强力保障。”谈到“新十八谈之廉政篇”《清风浩然正气根》,信阳平桥区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高峰深有感触地说。
再论及具体实施方面,高峰说,平桥区纪委监察局将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措施,突出重点,从四个方面着手抓落实。一是突出重点对象,强化廉政教育;二是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三是坚持从严治党,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四是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