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吴震宇
嘉宾: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宗义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志明教授
【以求实之魂 树用人新风】
○大力解决“数字出干部”
主持人:重群众公认,我们要真真正正地重群众公认,不是以简单的票决来决定。还有一些现象:有些地方片面地来理解“四化”方针,把知识化等同于唯文凭,把年龄目标绝对化。宗副部长,这个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宗义:有两个方面的要求需要我们把握。第一,还是要必须把“德”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硬杠杠 ”。俗话讲,有德无才容易产生“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衡量一个干部的“德”,就是要看他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能不能把握住方向,能不能负责,能不能够尽力。第二,就是广开进贤之路,选人用人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大节、不拘一格,就是清朝诗人龚自珍讲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既讲年龄又不唯年龄,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与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的干部统一起来,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使用起来。
主持人:但是现在还有一个普遍的观点,很多人都觉得有的地方把政绩简单地等同于GDP,所以就有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人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暴露出了“数字出干部”这样的问题。张教授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志明:这是在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在党的干部路线上,用人路线上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下大力气正在解决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的问题,正确的用人导向的标准是什么?就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用人标准和用人要求,而领导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决定条件甚至必要条件,就是用人机制的导向:正确的导向、科学的导向,而且要把政绩观跟具体的用人机制结合起来,不以数字用干部。
宗义:刚才张教授讲的是政绩观的问题,在这个方面,省委组织部也有一些探索,出台了实绩考核的办法,主要是看干部在坚持“四个重在”上面是不是有作为,在推动“三化”协调上面是不是有建树,在破解“四大难题”上面是不是有成效;看干部要看“显绩” 更要看“潜绩”,看他不只是看数字更要看民生,看老百姓是不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要把“实绩”引导到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
○倚重分数造成“高分低能”
主持人:说到选干部,不得不提公开考试。公开考试可以说是选拔干部的一个快车道,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有些地方就仅仅以考试分数来选拔干部,过分地倚重考分,就导致了一些考试专业户或者说是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
宗义:在推动干部人事改革中,民主、公开、竞争都要一以贯之地执行,真正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为此,要做到四点:
第一,视野要开阔。用公开选拔的方式,就是为了要拓宽视野来用人,打破身份,在必要的时候打破一些级别的限制,扩大考试的筛选比例,这样尽可能把社会各个方面的精英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
第二,方法要灵活。考前可以参加一个推荐的环节,推进群众的有效参与,不能光考试,可以先推荐,还可以采取笔试过后先考察后面试的方法,来解决“一见钟情”。
第三,测评要科学。要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实现由过去考知识向考能力这个方向转变,要把选拔对象的一贯表现与考分结合起来,确保选拔的质量。
最后,管理要严格。完善公选干部试用期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他的日常管理和培养,让公选干部在实践中得到群众的认可。
○干部眼睛要向下看,身子要向下沉
主持人:现在选用干部都看资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的时候过分强调资历,容易产生“熬官”或者是“等官”的现象。比如说有的地方不能辩证地处理这个干部的资历和能力的关系,有的就在等,等到一定的时间,等到了一个职位;而一些年轻人或者是素质好但年龄又不大的干部,就要苦熬年头。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呢?
宗义:应该说资历和能力它是有关系的,但不是简单地画等号。在实践中要破除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观点,打破班子内部特别是打破班子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隐性台阶,树立能力导向、业绩导向和重视基层的导向,首先要把能力和业绩作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工作需要作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要注重选拔具有基层领导经历或工作经历的干部,注重选拔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重选拔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干部。领导干部眼睛要向下看,身子向下沉,更多地着眼于基层、依靠基层、着力基层、服务基层。
○基层换届满意度达99%
主持人:全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运用“五重五不简单”,在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上做了很多工作。您有什么感受?
宗义:实际上,全省各地都在探索。去年以来 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办法,选择了50个单位,分5大类10项重点改革项目进行试点。
主持人:通过这些试点看,效果怎么样?
宗义:效果很好,有的做法已经比较成熟,我们准备运用到这次换届工作中去。
主持人:提到换届,我这儿有一个数据,就是调查的测评数据,党员群众对河南省乡镇县级党委换届风气的满意度达到了99%。这个数字我认为还是相当高的,这么高的满意度是如何实现的?
宗义:99%是一个测评数据。另外,我还想说个事儿,前段时间,中央换届风气督查组到我们省督查,实际调查的结果满意度也在99%以上,许多基层干部评价这次换届是多年以来风气最好的一次,这个成绩的取得,应该说是中组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科学谋划的结果,也是坚持“五重五不简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