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吴震宇
嘉宾: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权红军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韩庆祥
【提振精神书华章】
【编者按】 8月13日22点05分,河南电视台大型时评栏目《映象版》隆重推出了《转变领导方式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导向篇——《凝神聚心——提振精神书华章》,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频道并机播出。本期节目从舆论引导、典型带动、文化传承等方面,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加快转变领导方式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今天22点30分,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将对本期节目进行重播。
○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尝试
主持人:权副部长,我们一直在强调精神建设,为什么精神力量可以起到这么重大的作用?
权红军:崇高的精神有极大的推动性,最终会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物质力量。
主持人:权副部长,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从“萌动”到“化蝶”,宣传思想工作发挥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权红军: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思路、大战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动作为、加强运作,组织召开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起到了重要参谋作用。组织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跟踪报道、深入解读,为推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围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做”,围绕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全媒体联动宣传,形成规模,造出声势,被中宣部称赞为“一次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有益尝试”。
主持人:这种理论研究和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尝试,您觉得有没有典型意义呢?
韩庆祥:河南新闻的传播和媒体工作,我认为做得相当有力度,相当好。在宣传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反映了河南省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声。
权红军:建设中原经济区,面临着多重考验。准确站位、主动融入、发挥优势、积极作为,提升全省人民的精神力量,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的重要使命。
○重于纲领的一步实际行动
主持人:可以说我们既要满怀信心,又要头脑清醒。韩教授,作为专家学者,您觉得河南下一步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心应该是什么?
韩庆祥:把政府的要求变成民众的需求,把政府的意志变成民众的意志,把政府的行为化成为民众的情感。
主持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应该也是做人的工作,说到人,我们中原曾经涌现出许多熠熠生辉的楷模,诞生许多令人崇敬的精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当中,您怎样看待这些先进人物和崇高精神呢?
权红军:中原大地自古就是孕育高尚精神的热土,愚公移山的故事已经由一个动人的传说升华为我们民族的性格。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树立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的崇高形象。林州人民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当代河南,可以说是英模辈出:张荣锁、任长霞、洪战辉、魏青刚、谢延信、李文祥……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温暖人间、感动他人,赋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新的内涵。
○一方崛起所需的朴素精神
主持人:韩教授,您长期在北京生活,您如何看河南这几年的形象?
韩庆祥:模范人物提升了河南的形象,人人都是河南省的形象,我们在北京看到了很自豪很感动。
权红军: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同志先后做出重要批示,高度赞扬李文祥同志的优秀品质,要求大力宣传他的先进事迹。李文祥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同时也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示范引导作用。
韩庆祥:“三平”精神的时代意义,在于它对于这个时代的病有补偏救弊的矫正作用,我们这个时代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但也有些时代病。 比如说浮躁病,平静的精神对其矫正很有意义;第二,贪大图快的病,平常的精神对它有矫正作用;再比如说投机图利病,这里的平凡精神对它有矫正作用。这种平凡、平常、平静的实质,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建设中原经济区最需要的精神。正像卢展工书记讲的,是中原崛起最需要的“三平”精神。
■ 外采电视短片
舆论支持 智力支撑
2011年3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原经济区战略被写入了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从谋划到呼吁,从规划到建设,中原经济区都离不开舆论的引导,精神的支撑,氛围的营造,去年以来,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思路、大战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动作为,加强运作,组织召开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一批批国内顶级专家学者为中原经济区建言献策,起到了重要参谋作用。
与此同时,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驻豫和省内各级各类媒体,广泛深入做好宣传,深入解读,产生了全国影响,为推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利的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的《中原正春风》大型直播节目,巡回各省辖市,深入报道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新举措、新亮点、新气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持续关注。
引领中原的榜样力量
主持人:吴震宇
嘉宾: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权红军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韩庆祥
【提振精神书华章】
○持续提升的公共文化
主持人:这些年,我们河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加强思想引导,提供动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权副部长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权红军:我们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精心组织重大宣传活动,积极破解新闻报道“四难”。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我们积极推动动员文化走出去,以文交友,以文招商,中原文化的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我们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得到全面的提升。我们还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文化产业亮点纷呈,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全省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主持人:思想转换了,形象也改变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心满意足了。权副部长,从实际的工作来看,您觉得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权红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地方和单位,理论宣传教育创新不够,形式不活,难以引起共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面对突发事件,缺乏足够的准备,不能自如地应动。一些精神文化产品,偏离生活主流,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有的地方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片面理解,起不到应有的育人作用。
○坚守为民众立言的思想
主持人:权副部长很坦诚地谈到了工作当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我想这些问题可能具有一些普遍性,韩教授,您觉得应该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问题?
权红军:从社会思潮看,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更加明显,世界范围内,思想领域交流、交融、交锋的势头更加强劲。由于思想领域更加活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繁重。
从媒体自身的发展看,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体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更加便捷。因此,占领宣传主阵地,掌控引导主动权,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
主持人:面对这样新的挑战,韩教授,您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韩庆祥:只要我们的思想和理论是为民众立言的,就不怕挑战。我们要使我们的宣传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听了管用,便于记忆;同样,还要处理好说和做的关系,把我们说的好理念确实付诸行动,见到效果。
○四个方面凝聚发展之力
主持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大危险”的重要论断,其中精神懈怠的危险居于首位,权副部长,您觉得这些危险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权红军:这些危险具体表现在:有的人缺乏主人翁精神,责任意识弱化,工作上习惯于四平八稳,满足于维持现状。
有的人能力不足,不善于谋划,不注重运作,抓不住发展机遇,理不清发展思路,同时也提不出发展的举措。
有的人理想信念不牢,对于过去的成就视而不见,对当前的状况牢骚满腹,对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有的人价值取向扭曲,道德沦丧,贪图享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
还有一些人,患得患失,自私自利,一事当前,为己盘算,把职位当筹码,把权力当资本,权钱交易,不惜以身试法,走上犯罪的道路。
主持人: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提升全省人民的精神力量,来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我们有哪些打算和思路?
权红军:需要多方入手,把教育引导、实践活动、环境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掘河南精神之魂,凝聚河南发展之力,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方面,一是用科学理论来武装,二是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四是用先进文化来引领。(下转A06版)
■ 外采电视短片
榜样的力量
2011年1月4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到濮阳范县调研慰问。调研中,卢书记意外发现了英雄李文祥的事迹。
面对获得无数荣誉、却又安于清贫的老人,卢展工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革命传统,这就是革命精神,心比较平,境界比较高,这就是我们讲的“三平”精神,这些就属于真正的“三平”精神,很平凡,很平常,很平静。
李文祥老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当代河南人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先后涌现出了在青岛跃身入海勇救落水女子的河南农民工魏青刚,在温州迎着飞驰火车用生命救出儿童的李学生等,这些普通的河南人用自己行动感动着中国,为祖国发展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三平”精神是中原文化优秀内涵的历史传承,是河南人精神内核的发扬光大,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河南人的精神风貌。
凝聚中原的文化力量
主持人:吴震宇
嘉宾: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权红军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韩庆祥
【提振精神书华章】
○让民众参与理论思考
主持人: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做,您能不能具体来阐述一下,如何用科学理论来武装?
权红军:要着眼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实践,抓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充分发挥社科理论队伍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
主持人:可以说是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并且提供智力的支撑,韩教授的观点呢?
韩庆祥: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一种感同身受的东西,理论都是很抽象的,通过课件,通过形象表达,通过数字,通过直观,让大家好接受,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接受它。另外,把单向灌输转换为双向沟通,让民众参与理论的思考研究,让他们在参与当中认同这个理论。
○无往不胜的精神力量
主持人:今天我们从几个层面来阐述了河南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如何转变领导方式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后,我想请二位嘉宾做一个小结。
权红军:精神的力量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崛起新篇的制胜法宝。在历史中形成、实践中培育,富有河南特质的精神、传统和形象,必将激励河南人民在新的伟大征程中顽强拼搏、勇闯难关,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韩庆祥:我用四句话作为小结:用宣传来传递省委精神,用思想引领民众行为,用文化滋润我们心灵,用实干成就中原经济区战略。
主持人:精神,是一个人内在力量的凝聚,是一个民族优良文化的浓缩,是一个政党蓬勃生机的动力,也是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源泉。领导方式和发展方式两个相辅相成的转变,离不开民族精神的代代传承,离不开时代精神的光大发扬,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神聚心。
■ 外采电视短片
文化的使命
河南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红旗渠》,用全景式的叙述方式再现了林县人民曾经的艰难历程。该戏只是今年河南省新排、复排的五十多部剧目中的一部。
《红旗渠》导演李利宏认为,要多为人民生产出优秀的精神产品,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还重点推出了《常香玉》、《程婴救孤》、《铡刀下的红梅》等一系列经典剧目。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长期困扰省直文艺院团的工资发放、演出经费、交通工具等一系列的问题迎刃而解。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总经理张振中说,河南文艺界的发展赶上了好时候。
同时,河南还把深化体制改革作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省电影公司改制、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组建、《东京梦华》、《禅宗少林》等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