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新十八谈映象版·工业篇 抓龙头企业带动新型工业化
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添加人:hnqyjjyj    添加时间:2011年11月29日 15:16
    主持人:张绍刚

  嘉宾: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杨盛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吕政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河南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什么要走这样的道路?这条路究竟应该怎么走?河南如何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昨晚10时05分,河南电视台大型时评栏目《映象版》推出《转变领导方式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工业篇——《新型工业化 主导谱新篇》。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担任主持,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杨盛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吕政做客演播室,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新闻频道并机播出了这期节目。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记者 沈翔/图

  【关于“三化”协调】“化”农民为市民、农村为城镇、农业为新型农业现代化

  主持人:说到“三化”协调,杨厅长,从您的角度来看,“工业化”究竟在“三化”协调当中起什么作用?

  杨盛道: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指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所谓“主导”,“主”是主要,“导”是导向,这个定位非常重要。某种意义上说,新型工业化,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化”农村为城镇,“化”农业为新型农业现代化。所以说,河南由一个农业大省发展到一个工业大省,现在欣欣向荣,面临一个好的发展形势,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工业化主导的。

  主持人:吕老师,河南工业化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当中扮演什么角色?

  吕政:河南省既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工业大省,它跟全国一样,处在工业化的中期的第一个阶段。工业的主导地位对河南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河南有资源优势。必须要通过工业部门来生产、加工和创造新的物质产品,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二,工业的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减少农村人口。

  第三,工业为主导,它是推进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因为城镇化首先要工业化,工业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城镇化提供了这样一个产业的基础。

  第四,我们现在以工补农,就是说国家各级政府、各级财政大量地支持农业,这就需要投入,而这种投入需要有财政支持,而这种财政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关于工业“主导作用”】一低二弱三少四乱五差,要在发展中转变

  主持人: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河南工业要发挥主导作用,那么,杨厅长,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杨盛道: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低,低就是产业层次低,它有资源依赖型,“原”字号的产品多。二是弱,很多企业的创新能力弱。三是少,少包括两方面,大企业少,大集团少;中小企业少,它的个数少,发展不足。四是乱,产业布局比较乱,产业集中度低,没有达到集群集聚这样一个要求。五是差,差就是说企业发展的环境还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无论是服务和管理,都存在着缺位、越位和不到位这样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党代会精神的落实,我们会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吕老师,您觉得刚才杨厅长所说的这些问题,是河南面临的问题还是在很多省都有这些问题?

  吕政:这是全国的普遍问题,但在河南可能更为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加快技术创新。使从弱到强,从散到集中,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中端和高端发展、延伸。

  主持人:杨厅长,面对您刚才说的这些难题,怎么破解?

  杨盛道:第一个问题就是发展不足的问题,那就叫响发展主旋律,把工业做大,在大的基础上再转变。总体上大的思路就是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把工业做强做大。

  【关于“新型工业化”】垂直整合、错位竞争、技改提升、集聚集约

  主持人:吕老师,刚才杨厅长说到一个词叫“新型工业化”,我们怎么理解?

  吕政:第一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来推进经济发展。第二就是要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关系,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第三就是合理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第四就是要发挥、培育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和高素质的产业队伍、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主持人: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河南的思路是什么呢?

  杨盛道: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那就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我们叫做垂直整合、错位竞争、技改提升、集聚集约。

  所谓垂直整合就是要抓龙头,就是龙头带动,通过培育大集团,把这个存量做大,像河南煤化,去年达到1400亿这样一个存量。另外一个就是引进。像我们成功引进富士康,通过引进龙头,加上基地配套,拉长产业链。所谓错位竞争,就是特色主导,即我们18个市,100多个县,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特色主导来发展,错位竞争。

  主持人:所以一定要把这种平行的状态给它错位。

  杨盛道:对,你有我无,我有你无,你都有了我特。像最近几年,通过引进和培育,已经有几十个县,初具特色主导、错位竞争的特色。比方说内黄县通过引进陶瓷,像洛宁,通过引进江浙和香港的玩具,一个产业富了一个县。

  第三就是技改提升,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我们产业的档次。 第四就是集聚集约,河南规划了180个集聚区,无论是本地的企业和引进的企业,引进在一个区域内发展,达到要素可以集中配置,促使企业做大做强。

  【关于“服务”】

  万家企业重点服务

  处长当“首席企业服务员”

  主持人:路子找到了,现在大的方针也有了,具体落实怎么办?

  杨盛道:具体落实,我们要打五场硬仗。

  第一,无中生有,打好产业转移这场硬仗。河南要跨越发展,这个路子就是拿来加捷径,“拿来”通过产业转移发展河南,“捷径”就是把引进的产业放到集聚区里发展壮大。

  第二,快马加鞭,打好高成长性产业这场硬仗。省里确定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四大新兴先导产业。年初,根据省政府的要求,我们编制了14个年度行动计划。400多个项目我们厅采取追踪落实这个办法,截止到目前,发展态势良好。

  第三,锦上添花,打好技改提升这场硬仗。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包括钢铁、有色、化工、纺织服装,这都是河南传统的优势产业,这个主要通过技术改造的方法,来提升产业档次,拉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

  第四,攻难克坚,打好煤炭兼并重组、担保体系整顿和淘汰落后这场硬仗。一个是煤炭重组,煤炭重组我们要有六大煤业集团,重组掉将近500个小煤矿。

  第五,打好要素保障这场硬仗。工业发展离不开煤、电、气、暖、土地、金融。比方说煤炭、电力迎峰度夏,等等,由于动手早、措施得力,就为企业保障了要素,河南没有出现停工停产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杨厅长,这“五场硬仗”的工作主体就是要面对企业,那么,保障协调工作是怎么做的?

  杨盛道:工信厅的立厅之本是为企业服务。我们在全省圈了一万家重点服务对象,我们提出这一万家企业是河南的“根”,要把它们培养成参天大树。比方说对省级层面这200家企业,我们的处长每人包一家、两家,叫做首席企业服务员,比如像市场促销、金融缺钱、缺人、缺煤、缺电等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一键分享到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