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财政部、国资委、央行等部门相继出台约束PPP的政策文件落地,标志着此前呈高速发展阶段的PPP领域正式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而作为PPP领域中的重要参与者,中央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
据荣邦瑞明旗下PPP有例数据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央企单独中标及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中标的PPP项目数量高达近800个,占全年PPP项目总体成交量的24%;总体投资额约1.8万亿元,占到全年PPP项目总体投资额近四成。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表示,去年年底国资委发布的192号文中,加大了对央企投资PPP项目的管控力度,与此同时,国资委还要求将PPP项目纳入中央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管理。如果政策能够严格执行,预计今年央企参与PPP项目将出现明显下滑。
为了有效激活民间投资,贵州省近日出台民间投资政策并公布了2018年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工程包,共有项目834个、总投资9217亿元,拟引入民间投资和进行融资共7444亿元。PPP重点项目工程包共推出项目157个,计划总投资2632.9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1680.8亿元。分析人士表示,地方推出PPP项目有利于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不过民企进入PPP项目还面临“玻璃门”等多重障碍,需要下大力气破除。
央企过去是PPP的主体,依靠自己的财力和融资便利,协助地方政府度过融资难关。现在央企撤退,民资参与有限,地方政府债务管控趋严,意味着今年的PPP项目可能会显著减少。
安邦咨询的研究人员也从客户那里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对PPP失去了兴趣,不作为地方建设融资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