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垄断要反,但不能运动化
文章来源: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人: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时间:2020年12月31日 17:45

       2020 年岁末,“反垄断”在中国不断升温,大有成为 2021 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之势。日前召开的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明确“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 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中央发出政策指示后,国内各部门、各地开始密集释放反垄断、强监管信号,并进入行动阶段。一方 面,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紧锣密鼓开会部署,相关配套文件连续出炉。另一方面,在地方 上,浙江、四川、安徽等多地召开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并频频强调“反垄断”。如浙江省要求,健全民营经 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四川省指出,要强化反垄断 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多措并举化解高风险金融机构、重点企业债务风险。 安徽省要求,以“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突破,落实省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 系。 

        与此同时,官方媒体保持跟进,在舆论层面也掀起了反垄断高潮。从目前形势来看,国内在互联网、 金融、民生等重点领域,反垄断的监管利剑将会高悬,将成为 2021 年的一项基本工作。不过,从目前迅 速涌起的反垄断热潮看,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也注意到一些令人担心的迹象:在当前一切 讲政治的氛围下,由于各个部门和地方的坚决执行反垄断工作,不排除层层加码导致扩大化,在国内演变 成一场针对互联网领域、针对金融科技领域的“反垄断运动”。 

        垄断要不要反?当然要反!反对垄断,鼓励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但是,对于中国 的互联网领域来说,形成垄断并非只是由于企业经营者的主观意愿和逐利动机造成的,还与其他一些因素 有关。 

        首先,目前互联网经济在本质上是流量经济,流量经济必然会导致垄断,这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规律。 互联网时代的垄断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全世界的互联网发展都是如此。Google、Facebook、亚马逊(Amazon) 等美国互联网巨头,不仅在美国拥有垄断地位,在全世界也有控制性的垄断地位。安邦智库(ANBOUND) 的研究人员多次强调,要基于对流量经济的认识来监管互联网经济领域,重点要集中在对流量经济平台的 监管上。如果缺乏这种认识,对互联网时代的反垄断很可能会走偏,抓不住重点,而且激发出新的矛盾。 

        其次,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属于“开拓型”创新,即在新的技术领域、市场领域进行的创新。因为是新 的领域,没有既定的规则和模式来遵循和借鉴,这时候的监管往往是滞后于创新实践的。在中国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国内在很多市场监管方面缺乏足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基本监管 原则。在遇到新的市场问题时,国内监管往往缺乏原则和参考基准。这往往会导致两类结果:一类是管得 过早过紧,把创新领域管死了;另一类是过于放任,野蛮生长的时间太长、范围太广,一旦负面影响显现 时,问题和风险往往已经成型,很难监管和治理。

        正因为如此,当国内决定对互联网领域进行反垄断治理时,需要格外谨慎和理性,要在研究清楚问题、 确定好治理边界、建立妥善的监管原则之后,再来系统地推动反垄断。如果全国上下一起猛然发力,齐抓 共管,有可能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造成更多的问题和风险。

        要指出的是,治理互联网领域的垄断问题,还需要注意时机和范围。从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领域 来看,中国目前面临全方位的压力——从科技、贸易、投资、资本市场、教育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中 国都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打压,只有一些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领域受到的打击较轻。现在国内监管部门打 击互联网垄断如果力度太大、范围太广,相信这些在地缘政治中受影响较轻的领域,也会受到冲击。此外, 从中国经济来看,目前正处在艰难的复苏之路上,宜更多地保持市场相对稳定。正如人生病了要动某个手 术,需要等身体机能恢复到一定的承受力之后再来实施,如果在身体虚弱的时候急着做大手术,很可能带 来并发症。

        还需要强调的是,反垄断是一种强化市场经济的机制,应该扩展到中国经济的所有领域。平心而论, 在中国市场上,国有企业是最大的垄断群体,依靠特殊的资源优势和政治优势,相当一批国企(尤其是央 企)兼具行政与市场两类垄断行为,它们也是中国市场上需要反垄断的对象。如果反垄断只针对互联网领 域,只针对民营企业,那就会变成选择性反垄断。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在信息追踪中注意到,已经有外资 分析机构表示,中国这一轮反垄断逐步带有“政治特色”,将会打击金融科技发展,打击民营企业发展,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

        反垄断是一项需要持续进行的长期工作,也是一种普遍性的纠错机制。重要的是,中国要借着常态化 而不是阶段运动式的反垄断,在国内重新理清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国内对市场经济的监管 能力和治理能力,为全社会的创新去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只是围绕一时一事去解决一些局部问 题。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的互联网垄断要反,但不要运动化,需要结合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形势,择机而行。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