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频发时期。果农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林果管护工作。连日来,济源科技特派员深入部分镇村果园“查病情、开药方、送技术”,引导果农科学种植,提高果实品质,推动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正值桃树末花期和坐果关键期,气温偏高存在蚜虫、梨小食心虫等发生的隐患,要通过色板定向诱杀、科学用药管理等绿色技术,保障桃子品质安全、口感香甜。”在轵城镇丁斗村50亩鲜桃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仔细查看了桃树的长势和病虫害防治情况,围绕绿色防控和树体精准管理开出了详细的“药方”,并现场发放黄、蓝板双色诱虫板2000张,助力桃农增收。
果树末花期管理对果树的丰产稳产、增强树势、提高坐果率和果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此,科技特派员督促该基地尽快开展春季抹芽控梢工作,通过疏除过密芽、背生芽改善树体透光性,为后续夏剪管理、果实膨大预留营养空间,提高桃树的果品和产量。该基地负责人王亮亮介绍,科技特派员的指导让他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你这酸枣树修剪有问题,结果主枝不够,冬季需重修剪,促使来年春天萌发3—4个结果主枝,配合水肥管理,加快树体的形成,促进产量提升”“当前正是果树抹芽的关键时期,要抹除主干40厘米以下的芽,确保树体通风透光和新枝生长”……在大峪镇砚瓦河村酸枣基地,科技特派员观察了酸枣树长势和发芽情况后,重点围绕酸枣树春季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针对种植户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技术指导很及时!以前我全凭经验管理,酸枣产量一直上不去,现在才知道要科学剪枝。”种植户刘满星说,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果树管理水平,增加果园收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砚瓦河村酸枣种植面积500余亩,成为山区特色产业的新亮点。示范区农业科学院院长、科技特派员园艺团团长成东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持续依托“科技特派员+镇村服务队”联动机制,跟踪指导花期管理、病虫害监测等环节,推动酸枣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杨露露 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