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封市鼓楼区环城墙党建示范带,一场“红色接力”正在书写新时代的社区治理答卷。
开封市鼓楼区州桥街道营街社区党委以“活力营街”品牌建设为轴心,将红色教育、健康促进与银龄关怀创新联动,绘就了一幅“全龄共治”的生动图景,让古城墙下跃动着温暖的民生脉搏。
红色能量站 从活动阵地到精神家园的升级
“这首《南泥湾》我唱了60年,现在带着年轻人一起唱,更有味道!”7月22日,在营街社区“红色能量站”,66岁的退休老人孙冬菊正指挥“红歌传唱团”排练。
该社区创新打造“红色资源活化工程”——老党员组建“活力宣讲团”开展沉浸式红色故事会,退役老兵带领青少年沿城墙重走“长征微缩路线”,红色电影每月展映打造“红色光影课堂”。今年以来,8名老党员累计开展红色教育10余场,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活力共同体 从“单打独斗”到“群雁高飞”的蝶变
清晨5点半,天光微熹,瓮城广场上响起动感的音乐。60岁的翟新生身着醒目的红马甲,正以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带领居民晨练。作为社区“活力团”团长,这位精神矍铄的团长已坚持组织晨练5年。从最初单一的广场舞队伍,到如今发展出舞龙、健身操等10支特色文体队伍,翟新生用热情点燃了整个社区的健身热潮。
该社区创新推出的“步步有礼”微信运动计划深受居民追捧——扫码加入社区运动账号,每月步数达标即可兑换体检服务、专业健身课程等健康福利。特别是在“体重管理年”活动中,这些运动骨干化身“健康生活推广大使”,通过“一对一运动处方”指导、“邻里健康擂台赛”等丰富形式,让1000余名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15分钟健身圈”的便利。如今,晨练已成为营街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幸福生态圈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的跨越
一支流动医疗队——与州桥卫生服务中心联动设立“移动诊疗站”,家庭医生每月为社区40余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义诊服务;一系列文娱课堂——创新开展老年模特队、围棋大赛、智能设备应用培训等符合老人需求的特色活动;一项互助新机制——年轻人通过“助老益小时”志愿服务提供暖心陪伴,并将服务时长转化为专业健身私教课程等健康奖励,实现精神激励与健康管理的双赢。这是营街社区创新打造的“三个一”工程。
这样的幸福生态圈,让老年生活更有温度。80岁的独居老人袁维礼感慨:“现在吃饭有食堂,看病有上门服务,还有年轻人来陪我聊天,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如今,漫步营街社区,激昂的红歌与婉转的豫剧此起彼伏,奏响文化传承的新乐章;“助老益小时”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让温暖在老少互动中传递;“步步有礼”活动将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在“活力营街”的品牌下,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青有所获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何山 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