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丨 从郑州出发——护航实体 链动全球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时间:2025年8月22日 11:31

受邀嘉宾在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主论坛上作主题分享。图片均为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主办方供图

  ■核心提示

  2018年,中国期货市场正式开启国际化步伐。近年来,从PTA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到菜油、菜粕、花生等期货价格成为全球重要基准,“郑州价格”影响力逐渐增强。8月19日—20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举办,本报特推出“从郑州出发,护航实体、链动全球”特别报道,全面展现期货市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赋能实体共谋未来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侧记

  8月19日—20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郑州举行。

  作为全球期货业聚焦的年度盛事,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汇聚行业精英共探风险管理创新路径,为实体企业应对复杂环境提供新思路,推动期现融合迈向更高水平。

  一次思想盛宴

  本届论坛以“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强国建设——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机遇”为主题,除主论坛外,还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为对外开放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农产品(油脂油料)论坛、工业品(聚酯)论坛。

  主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杨光,芝商所集团亚太地区董事总经理拉塞尔·贝蒂分别就“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势及展望”“期货和衍生品行业发展与强国建设”“全球衍生品市场变革趋势与前景”作了分享。

  “今年是我第四次参加国际期货论坛。每届论坛的主题演讲都高度贴合国际商品贸易形势,及时反映了期货市场的演进。”论坛现场,宁夏浩瑞森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黎明说。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论坛参与主体更广泛,除了期货公司和交易所,越来越多的产业客户、金融科技公司、国际机构积极参与其中,不同参与主体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新资源、新思想源源不断汇入期货行业发展实践。

  一次行业盛会

  深耕产业需求,期现融合打造发展新动能。

  农产品(油脂油料)论坛聚焦农业供应链韧性提升;工业品(聚酯)论坛探讨化工产业链风险管理创新;针对实体企业关切的出口定价策略优化、跨品种套保财务合规等问题,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为其提供可借鉴解决方案……期货工具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帮助企业稳定经营利润,更能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据期货论坛主论坛消息,去年年底以来,国内期货市场新上市多晶硅、铸造铝合金、纯苯、丙烯等重要品种。截至目前,我国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131个,可服务和辐射的国民经济领域更加广阔。同时,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提升。2024年全期货市场产业客户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2.2%,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保持增长。

  “未来,中国证监会将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为契机,充分汇聚各方研究合力,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研究能力,面向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要,以及期货市场创新发展的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研究驱动力。”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在主论坛致辞中表示。

对外开放圆桌论坛环节,期货经营机构代表进行深入探讨中。

  一个可期的未来

  历经30多年精耕细作,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郑商所市场规模也得到稳步提升。期货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郑州方案”能否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中的“中国印记”,助力全球产业链稳定繁荣?

  作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发源地,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期货市场建设,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郑商所创新发展、优势再造,加快聚集金融与产业资源,重点培育期货经营机构,积极引导实体企业深化期货现货联动,吸引和锻造高素质期货人才队伍,努力推动域内一流期货交易所建设。

  未来,郑商所将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有序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扩宽产业“期权+”服务范围,有序推进“保险+期货”“糖业无忧”项目实施,优化完善“商储无忧”业务模式。持续深化国际化品种研发,落地PTA保税交割,适时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品种范围,力争实现聚酯期货板块整体对外开放。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间,加强国际市场交流,持续提升郑州期货市场的全球定价影响力。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圆满结束。这场释放“郑州价格”“中国声音”的思想盛宴,将为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一个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期未来正在眼前。

  对外开放论坛 提升服务全球产业链水平

  8月19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对外开放分论坛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与前景。

  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根本使命。“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的关键环节,更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杨光说,当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六成,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优化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实现“量质齐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2023年1月,郑商所推进油脂油料板块对外开放,在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和期权品种上引入境外交易者,为境内外产业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避险工具。截至目前,已有近800名境外客户在郑商所开户。

  “对外开放是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期货和期权产品供给,优化市场规则制度体系,吸引更多境外客户参与,完善期货市场的参与者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郑商所将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探索跨境合作,不断优化制度体系和环境,推进境内外企业广泛利用期货价格进行贸易定价,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 助力产业企业驭“风”前行

  风险即机遇,韧性即价值,风险管理正成为企业跨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8月19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如期举行,该论坛围绕“期货市场创新与产业企业风险管理”为主题展开。

  在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复杂、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利用期货和衍生品管理风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利用衍生品管理风险逐渐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征。”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相关负责人说,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套保的主力军,主要覆盖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为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加速海外布局提供有利条件。从工具应用来看,以应对汇率、利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为主,逐渐延伸到全面管理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从理念和效果来看,上市公司主动避险的意识越来越强,风险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期货市场,是产业企业应对风险挑战、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稳定锚”和“推进器”。

  论坛上,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将立足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痛点,构建“点链面”立体服务矩阵,系统助力企业破解参与障碍,持续提升市场服务质效。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行业协会、产业企业以及专业机构的代表,聚焦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农产品(油脂油料)论坛 守护好“油瓶子”安全

  8月20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分论坛——农产品(油脂油料)论坛上,来自油脂油料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齐聚一堂,围绕“期货市场助力油脂油料行业应对贸易变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油脂油料安全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油料作物种植涉及农户切身利益,贸易加工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如何稳定种植面积,保障种植收益,管理价格风险,是整个植物油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基础设施,郑商所深耕油脂油料市场多年,持续优化油脂油料品种规则,稳步推进品种对外开放,深入开展各种产业培育活动,为中国油脂油料产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期货力量。

  “近年来,期货市场始终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为解决行业难题,给出了‘金融方案’,交出了‘期货答卷’。”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秘书长高雯说。

  大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油脂油料不仅是粮油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今天的油脂油料期货市场,早已超越“风险避风港”的单一定位:它是国内千万产业企业稳健经营的“压舱石”,是全球市场感知中国供需的“晴雨表”,更是国家在全球大宗商品治理中争取主动的“战略支点”。

  在圆桌讨论环节,受邀嘉宾围绕近期市场关心的“全球油脂油料贸易格局变化与重构”“菜系、花生进口及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如何运用期货衍生品工具助力企业稳健经营,更好地服务国家油脂供给安全”等进行交流。

  工业品(聚酯)论坛 做企业风险管理“明星”标杆

  “郑商所持续打造的聚酯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基本形成,目前聚酯板块已成为我国期货市场中产业链品种全、市场规模大、功能发挥好、产业认可度高的明星板块。”8月20日,在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工业品(聚酯)论坛上,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说。

  本次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期货市场助力聚酯产业走向国际”深入开展了行业建设与市场状况探讨。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靳高岭在致辞中表示,聚酯产业链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期货工具的助力。自聚酯期货期权品种上市以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功能有效发挥,在指导企业安排生产计划、助力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经营及锁定利润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仅帮助企业形成从原材料到产品的风险管理闭环,更推动了我国聚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提升。

  “自2006年成功上市首个化工期货品种PTA以来,郑商所聚酯期货板块经过深耕发展,已形成以‘起步早、品种全、功能好、认可高’为突出特征的产业风险管理矩阵,成为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性板块。”厦门国贸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伟说。

  作为郑商所从农产品交易所向综合性交易所转型的首个突破性品种,PTA期货的上市不仅填补了国内化工期货市场的空白,更开创了聚酯产业链风险管理的新纪元。如今,该板块已建成覆盖精对苯二甲酸(PTA)、短纤(PF)、对二甲苯(PX)、瓶片(PET)四大品种的完备工具体系,实现期货、期权衍生品全覆盖,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目前郑商所

  已上市27个期货

  20个期权品种

  其中

  全球独有品种13个

  品种数量居市场首位

  期权市场实现“两个率先”

  ●率先覆盖全部活跃品种

  ●率先推出白糖系列期权,交易持仓规模稳居境内第一

  (记者 胡舒彤)

责任编辑:何山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