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桃李满天下的“桃博士”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时间:2025年8月25日 15:13

宋丹阳在桃园里向种植户讲解桃树管理诀窍。 受访者供图

  她本是农学硕士,学的是植物保护,如今却被很多桃树种植户亲切地称为“桃博士”。

  线上,她不厌其烦地讲解桃树的种植和管理技术,拥有百万粉丝。

  线下,她不辞劳苦地到处奔波,手把手指导桃树种植户如何剪枝、打药,至今已到过上百个村庄。

  8月18日,在漯河市一个桃园里,90后新农人宋丹阳,用沙哑的声音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梦想与努力。她歉意地说:“这一段时间开直播、跑现场,说话太多了,嗓子哑了。”

  线上,她有百万粉丝

  在成为“桃博士”之前,宋丹阳有过一段枯燥且痛苦的工作经历。

  2018年,从河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宋丹阳曾进入一家农资企业成为培训讲师,给农民讲解农业知识。公司希望她能够在授课中推销农资产品,但这些产品自己不了解,不知道是否好用。因此,她感到这份工作与自己的梦想相差万里,毅然辞职。

  几个月后,宋丹阳迎来新的机会——参加公开招考,考入当地农科院工作。但上班后她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忙于职称评定、对接各个部门等工作。

  这与自己的初衷,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农民,相去甚远。她说:“我只想帮农民管好果园、种好地,走上致富路。”

  2020年前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平台兴起,并迅速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当年8月,宋丹阳也举起了手机,开始拍短视频。平时下班或周末,很多人去逛街吃饭,她却一头钻进果园拍素材,再回屋剪辑,一弄就是好几个小时。父亲说:“大中午跑出去,脸晒得那么红,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办公室里坐着不好吗?偏要吃苦。”宋丹阳一点都不在意,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觉得吃苦”。

  视频传播知识的好处显而易见。宋丹阳说:“像蚜虫,它的症状,光靠嘴说,果农只能听到一个名字,但是如果做成短视频,就能在桃园里把这个病虫害的症状让他们更直观地看到,你再跟他们讲技术的时候,他们就更能接受。”

  宋丹阳以桃树病虫害防治为切入点,创作了一系列短视频,又通过直播为果农介绍桃树的选品、讲解桃树种植技术。她的视频内容兼具专业性和指导性,得到了众多桃农的认可和喜爱。她的账号“桃博士农业宋老师”为人所熟知,她也逐渐成为大家心中的“桃博士”。5年时间,宋丹阳的粉丝已经涨到100多万,而且有很多爆款视频,播放量能达到60万,甚至100万以上。

  现在,她已经把做短视频和直播当成一种习惯,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她在快手上已经发布3000多条农技短视频,成了百万果农的线上老师。有“学生”偶尔赶不上看她的直播课,还会专门向她“请假”。她最高兴的时刻,就是收到果农给她发来的消息,有人说几年来都跟着她学种桃,以前一亩地只能卖几千元,现在一亩地能卖一万多元,一年下来能多赚好几万元。她说:“看到这些,我就感觉自己做农业更有劲了。”

  线下,她走过上百个村庄

  对很多果农来说,单纯地线上学习和交流,难以解渴。他们更希望宋丹阳到果园传经送宝。

  因为正常工作日还得上班,宋丹阳只能趁双休日为漯河市本地的果农现场指导。舞阳县辛安镇河子李村高辉种桃20多年了,经验丰富。他曾经遇到两个难以抉择的难题:10年前种下的桃树,品种跟不上市场变化,出现销售难;桃树结果部位外移,影响通风透光。宋丹阳到现场一番察看,开出两个“药方”:下决心及时更换新品种,冬季及时修剪桃枝。高辉说:“行家不看年龄大小,看本领大小。”

  外省的果农也强烈要求宋丹阳能亲临解惑。宋丹阳多番考虑,于去年辞职。她说:“辞职后更自由了,哪里果农有需要,就去哪里服务。”

  记者采访时,宋丹阳刚从山西临猗县回来。

  山西临猗县果农吴桥生,种了5亩桃树,年年结的桃果小、质量差。2021年吴桥生通过线上认识了宋丹阳,宋丹阳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树体长得太旺,密不通风,影响了桃的生长,建议适当清剪枝条。这个果农按她说的办法剪枝条后,第二年桃长得又大又好。

  附近的果农听说后,纷纷与宋丹阳联系,希望给予指导。去年,应吴桥生邀请,她来到临猗县进行现场直播和指导。直播间定位一发,附近100多户桃农前来咨询,原本两天的行程,最后变成了一周。

  现实中,一些果农其实对桃树的管理一窍不通,看到种桃挣钱就跟风,结果事与愿违。对此,宋丹阳耐心解释,尽力解决果农遇到的问题。夏邑县有个果农种了6亩桃树,按照苹果树的管理办法,在主要枝条上都坠一块砖,结果桃树两年也没长起来。到现场看后,宋丹阳哭笑不得。她告诉这位果农,苹果树应该这样管理,但桃树不能这样做,关键是要把枝条合理、适度修剪好。

  采访中,宋丹阳的电话很多,大部分是果农请教种桃技术的,她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答复。

  有贵州果农问:如何选好选对品种。她回答说,如果是采摘鲜吃的,要选口感好的品种;如果是批发销售的,要选生长期长的,不能还没卖就烂树上了。

  有山东果农问:如何做好桃树的病虫害防治。她说,药要提前打,预防为主。等到已经有很多虫了,打药就晚了。

  还有诸如该施什么肥、如何剪枝条等问题,她都一一回答。

  到底跑了多少个村庄,宋丹阳也记不清,粗略估算,她到过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贵州、甘肃等6省150多个村庄。

  “桃博士”走红的思考

  宋丹阳很年轻,只有32岁,也没有专业学过桃树的种植和管理知识,但她却以“桃博士”名号成为网红,并成为很多桃树种植户心中认可的桃博士,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宋丹阳很谦虚,称完全是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让自己成为网红的。她说,在桃树种植中,有一大批种植三五亩的小散户,他们没有太多的种植经验,急需专家或者有经验的人给予指导。但是,大部分的种植户却没有接触专家的途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出现,让自己在漯河的桃园中就能与全国的果农沟通、交流,在漯河田间地头直播也能传遍全国,从而满足了种桃农民的需求。

  对此,山东烟台的果农张美枝非常认同。张美枝种了5亩桃,也没多少经验,请教大专家找不到,看短视频认识宋丹阳后,宋丹阳对种桃知识倾囊相授,张美枝也很认同,用在实践中,桃的产量提高了,品质提升了。张美枝说:“这样的好老师,正是我们需要的老师,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宋丹阳热情、耐心的服务,也是她受到果农欢迎的原因之一。不论再忙,她对果农的每一条问题都逐一答复,很多时候一天答复上千条。即便尖锐的问题,她也有问必答。

  “你是个硕士,为啥网名叫‘桃博士’?”

  “辞了稳定的工作回乡村,图啥?”

  宋丹阳对着镜头,不慌不忙:“博士是我今后奋斗的目标”“对了脾气,哪里都是广阔天地”……

  “桃博士”走红的背后,是广大农民对农业种植知识的渴望。而她用年轻人熟悉的方式,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管理理念传递给最需要的人,正是她被认可、被需要的原因所在。这种价值,比任何文凭、论文、荣誉都更重要。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喜欢“桃博士”。今后,将有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追随“桃博士”。(记者 李运海)

责任编辑:王靖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