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赛项设备进行调试。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于9月19日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共有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参赛。 记者 王铮 摄
今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全国技能大赛是我国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协办。
9月18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前新闻发布会举行。大赛组委会委员、秘书处秘书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介绍大赛相关情况。
智能制造等赛项占比超50%
本届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吴礼舵介绍,大赛共设置106个竞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项目设置紧密结合科技变革、产业发展、企业实际,注重技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辉映。其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充分体现了大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定位。
大赛同时设置4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和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展现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最新趋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赛首次设置了乡村振兴专项赛项,直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赛项丰富多彩,吸引了全国各地技能人才的积极参与。本届大赛共有35个代表团参赛,来自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交通运输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3个行业部门代表团。
从参与踊跃度来看,有25个省份代表团参加的比赛项目超过赛项总数的90%;21个代表团参加全部赛项,较上届增长近1倍,其中,中西部省份有11个参加所有赛项。吴礼舵说,这充分说明赛项设置兼顾了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发展平衡。
全国3420名选手“中原比武”
经过企业或院校技能比赛、行业技能竞赛、省级技能大赛的层层选拔、行业推荐、资格审核与公示,全国共有3420名选手、3275名裁判人员参加本届大赛。
选手组成特色鲜明。他们既有来自院校的“技能新星”,又有长期坚守一线技能岗位的“老师傅”,体现了技能人才终身培育的特点;从年龄看,年轻选手是主体。本届大赛全部选手平均年龄24岁,30岁以下的占比77%,25岁以下占比70%。选手中年龄最大的57岁(装配钳工项目),最小的16岁(混凝土建筑项目)。
高学历人才参赛,也是大赛的一大特色。所有参赛选手中,有博士13人、硕士286人、本科843人,这些人在全部选手中的占比达33%。吴礼舵介绍,高学历参赛选手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技能领域,表明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对不同学历层次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加大。
“赛展演会”四大板块精彩纷呈
大赛以技能竞赛为核心,采取“赛展演会”集成模式,全部赛事活动为期5天,同期活动密集,日程衔接紧凑。
在“赛”方面,106个比赛项目全部集中在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一期、二期的28个展馆举办;在“展”方面,大赛特意设置了四展一区,包括国家成果展、各代表团成果展、企业技术设备与技能展、河南特色技能展、技能培训体验活动区;在“演”方面,设置了技工教育、非遗文旅、智慧农业、新质智造、未来产业等五个板块40个“绝技绝活”现场展演项目;在“会”方面,举办第二届技能强国论坛,汇聚智慧力量,助力未来发展。
吴礼舵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届大赛举办期间将在竞赛项目周围创新开展“技能培训小课堂”“技能奇妙游打卡”等特色活动,通过“有趣味、易学习、上手快”的微型培训课程,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科普技能知识,提升观赛体验,确保参与者、观摩者及行业从业者等人群在赛事全周期、多场景中感受到技能的价值魅力与深刻内涵。(记者 杨凌 王向前 赵同增)
责任编辑:郭栩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