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时间:2025年9月23日 08:51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我省广大农民和奋战在一线的农业工作者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行动,投入到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既是对当前‘三农’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加快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再动员和再部署。”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副处长邵运辉深感责任重大。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作为连接科研与生产的关键环节,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实验室里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更快、更顺畅地走向田间地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邵运辉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生产需求,聚焦种业振兴、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低碳农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卡脖子”技术,并构建起高效的示范推广体系,让科研成果“落地开花”。

  如今,先进的农业技术,正在广袤中原大地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今年,新蔡县的夏玉米推广密植技术,玉米种植密度从每亩4000—4500株提高到6000—6500株,配合滴灌带精准水肥管理和无人机飞防作业,实现了有效管理高密度田块。尽管中间遭遇严重干旱,但当地玉米亩产并未受到较大影响。

  新蔡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梁生英坦言:“过去农民种田靠经验,现在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注重采纳农业专家的意见,科学种田成了行动自觉。”

  曾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作为农民代表受邀登上“乡村振兴”主题方阵彩车的刘天华,是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既是农业科技的应用者,又是强农惠农政策的受益者。

  “农机补贴让我们用上了最先进的农机,使‘农活’变得省时省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让我们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小农户个体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双赢。”刘天华说,惠农政策不仅是保障农业发展的“及时雨”,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助推器”。谈及下一步打算,他表示,“我有信心、有决心种好地、打好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从技术突破到田间应用,再到经营模式创新,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为农民创造幸福生活。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愿景。这让灵宝市焦村镇姚家城村党支部书记姚旭革既深受鼓舞,又倍增信心。他说,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村庄越来越美。

  姚旭革介绍,姚家城村通过发展葡萄、桃、烟叶等特色产业,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不仅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效增强了乡村的内生动力。他表示,姚家城村将继续巩固产业基础、提升治理效能、增强农民的获得感,以实际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赵力文 刘晓波 马涛 刘一洁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卢涛)

责任编辑:王靖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