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停机不停,工人们三班倒,90台烘干机满负荷运转。10月8日,罗山县包氏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大型机械化水稻烘干中心,一派繁忙景象。“前两天又订购了5台烘干机,正催着发货,拉回来就投用。”该公司负责人包乃勇说。 信阳是农业大市,优质水稻种植规模居河南首位。面对连日阴雨天气给秋收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信阳市委、市政府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统筹安排、精准调度,分管领导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市、县、乡联动发力,涉农部门协同作战,织密烘干晾晒保障网,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我们及时向社会发布全市烘干站点联系电话,方便群众随时联系,就近烘干。同时,加大动态调度,让全市1698台(套)烘干机械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明说。目前,信阳市烘干机械满负荷运行情况下,日烘干能力达10.5万吨,能基本满足农户烘干需求。 在固始县洪埠乡,农户曹玉阔的300亩水稻正迎来收获季。“收庄稼最怕遇到连雨天,还好合作社帮了大忙。”曹玉阔说,水稻抢收后,第一时间对接加宝农机专业合作社,湿谷直接运到合作社烘干房,不用愁晾晒。 “我们24小时不停工,每天能烘干150吨湿谷。”加宝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加宝介绍,针对部分农户的紧急需求,他们还联系周边烘干房协同作业。 数据显示,2025年,信阳市秋作物播种面积1178.64万亩。截至10月8日,已收获992.3万亩(含再生水稻头茬),占比84.19%。其中,全市水稻已收获650.84万亩,占比85.83%,已累计烘干水稻111.56万吨。(记者 卢松 通讯员 何婷 陈杰)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