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中原大地处处是收获的景象。在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举行期间,10月13日,“豫农优品”全球化品牌发布会在郑州举行,来自马来西亚、缅甸、乌干达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代表与国内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等参加。
作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豫农优品已成为展示河南现代农业形象的新名片,目前已有377家企业、717个产品被纳入品牌名录,涵盖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类别。
河南连续8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全国一半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七成的速冻水饺都出自河南,为河南农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变提供了坚实支撑。
品牌建设,标准先行。2024年,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了豫农优品准入“十大金标准”,突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名特优新农产品、GAP(良好农业规范)等国内国际权威认证要求,还建立起从准入、监管到退出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每一款豫农优品都值得信赖。
在标准化基础上,数字化赋能成为豫农优品腾飞的新引擎。2025年,“豫农优品”线上程序发布,结合视频号、抖音号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网络,一批“藏在深闺”的河南特产实现了品牌价值跃升。
面向国际市场,豫农优品走得更稳、更远。东盟是河南第一大贸易伙伴,榴莲、山竹等水果源源不断进入中原市场,河南的速冻食品、休闲食品也正走进东南亚家庭。
“作为河南优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豫农优品已与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澳大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商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乌兹别克斯坦、缅甸设立海外仓。”豫农优品推介官李翊钧在发布会现场表示,通过“空陆数海”丝绸之路,豫农优品正加快融入国际市场。
发布会现场,河南豫农优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约,并与多国贸易机构就海外仓建设签约,进一步完善豫农优品海外分销网络。
豫农优品正以更高标准、更优质量,从中原粮仓端上世界餐桌,谱写河南农业品牌化、国际化的新篇章。(记者 童林 李思瑶 刘琦)
责任编辑:郭栩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