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黄河之滨的郑州,见证着跨越山海的智库对话与合作共鸣。11月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中拉智库合作对话会举行,来自中国与拉美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以“众智成城欣‘新’向荣”为主题,共探文明互鉴之道,共绘务实合作新图景。
文明相通是合作之基。“这场对话会是玛雅文明与大河文明的碰撞,玛雅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秉文的话语,道出了中拉文化的深层契合。
对话间隙,豫剧《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的经典唱段精彩上演,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拉美嘉宾纷纷点赞。巴西肉类出口工业协会战略事务部主任胡里奥·拉莫斯说,豫剧表演很吸引人,中拉合作正从“商品互换”向“文化共融”深化,发展潜力巨大。玻利维亚驻华大使乌戈·西莱斯也表示,文明互学互鉴为中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经贸合作是共赢之桥。巴西牛肉出口到全球162个国家,其中中国市场占了近一半。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5184.7亿美元,同比增长6.0%。当前,中国对拉美投资存量超6000亿美元,成为拉美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双方合作正向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提质升级。
河南与拉美的合作同样成果丰硕。河南依托“中原粮仓”优势,着力构建贯通拉美的“粮农贸易新走廊”,重点推进智利车厘子、蓝莓等优质农产品进口,同时向拉美出口深加工食品。在数字经济方面,双方通过中拉企业家高峰会等平台,加快推进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经贸规则对接。与此同时,河南“智”造已在拉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以郑州为例,2024年对拉美进出口总额达292.8亿元,今年8月举行的中国(郑州)—巴西经贸合作推介会签约金额达120亿元。虽隔洋相望,但郑州始终是中拉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务实推动者”,拉美的咖啡豆通过郑州冷链走进中国超市,宇通的新能源客车在智利、哥伦比亚的街头运营,超聚变的数字技术为墨西哥企业提供算力,彰显了中拉务实合作的活力。
智库赋能是破题之钥。面对地理距离、市场差异等挑战,专家学者们精准研判、献智献策。郑州大学副校长王海杰指出,中拉经贸正从“量变”向“质变”跨越,需在通关效率、数字贸易规则等方面凝聚共识。中国驻古巴前大使张拓认为,拉美对发展模式转型有迫切愿望,当前拉美各国开始探索新型发展道路,这为中国的企业进入和扎根提供了新机遇。河南大学教授耿明斋表示,河南正从“内陆腹地”转向“开放前沿”,成为中拉合作的重要枢纽。
思想的碰撞终将转化为务实的行动。此次智库对话会搭建起“思想桥梁”,让河南与拉美的合作方向更清、路径更明。未来,河南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架起中拉合作的“连心桥”,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原力量。(记者 张建新 齐亚琼 实习生 易安迪)
责任编辑:王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