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投资资讯 县域经济 专家观点 本会概况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医保结算:从按月结到按日付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添加人:河南区域合作学会    添加时间:2025年11月12日 14:54

  “钱到账了!”11月7日,郑州人民医院财务科办公室里,当工作人员看到银行到账信息时,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笔来自郑州市医疗保障局的结算款,结算的正是前一天医院门诊产生的医保费用——这在过去,简直不敢想。

  “就像是给资金周转装上了‘涡轮增压’!”该院医保办主任张志芳的比喻格外生动。她感慨地说,在郑州推行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之前,医院平均要等30天才能收到医保回款。“那段时间,资金压力确实不小。现在好了,回款周期一下子缩短到1天,特别是有了智能对账平台,数据实时同步,我们再也不用投入大量人力一笔一笔核对了,财务科的同事们都拍手叫好!”张志芳说。

  这一变化,源于郑州市医保局在全国率先启动的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

  在过去传统的“后付制”模式下,医疗机构垫资压力大,资金流转缓慢。为打通这一堵点,郑州市医保局围绕“经办减负、数智赋能、机制控险”三大核心,为医保结算打造了一条高效顺畅的“快车道”。

  “快”从何来?关键在于为流程做减法。结算流程从原来的受理、审核、签章、拨付四个环节,被整合为“即时受理、审拨一体”,实现了“即审即结”。

  “准”靠什么?智慧平台功不可没。新上线的“郑州市医保智能对账平台”,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智能会计,打通了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院之间的信息壁垒,拨付明细自动核对,账目信息实时送达,资金流向一目了然。

  “稳”又如何保障?科学机制筑起防线。改革并非“一刀切”,而是科学确定纳入“即时结算”的基金范围、预付比例和结算周期,按照70%的比例进行审核拨付住院费用,并通过月度结算、年度清算等机制调整优化;全面取消门诊费用月度结算,实行“即申即审即拨”。这样可以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牢牢守住基金安全的大门。

  自今年1月15日系统上线以来,这条“快车道”运行愈发顺畅。截至10月底,郑州市已有251家定点医疗机构驶入这条“快车道”,累计完成结算2.7万余笔,支付基金高达117.92亿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促进分级诊疗。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郑州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锚定改革目标,以即时结算为起点,协同推进直接结算、同步结算等更多便民惠民举措,助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共建、共治、共享。(记者 李晓敏)

责任编辑:张家祺



主办:河南省区域合作学会     ICP证:豫ICP备190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