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女排全运会首战力克天津队,朱婷得到全场最高的26分。 记者 邓放 摄
11月19日,澳门威尼斯人综艺馆,河南女排2比3遗憾不敌天津队,以第六名的成绩创造了队史全运会最佳战绩,结束了大湾区全运会之旅。从首战力克上届冠军天津队,到一路高歌猛进、小组赛5胜1负闯进八强,再到3比2力克北京队,跻身第五、六名决赛,直至最后一场在朱婷未上场的情况下险些击败实力强劲的天津队,这支队伍用一场场硬仗,诠释了什么是“球未落地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另一场属于排球的盛宴——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正以燎原之势点燃全民热情。八强激战、万人关注,明星之夜、朱婷现身,女排连胜、家乡欢腾,全民联赛与竞技赛场相互@、激情联动,以令人赞叹的双线叙事勾勒出河南排球发展的新图景。
未来可期,河南女排打出精气神
毋庸讳言,尽管有朱婷助阵,但首轮赛前,来到全运会赛场的河南女排并不被人看好。毕竟拥有李盈莹、王媛媛、姚迪等明星球员的天津队不仅实力强大,而且曾4次夺得全运会冠军,经验丰富、底蕴深厚。2024-2025赛季女排超级联赛,天津队夺得第四名,而常年征战女排超级联赛的河南女排上赛季尽管取得了突破,但也刚刚跻身前八。
但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一切皆有可能,更在于“球未落地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本场比赛,笑到最后的是河南女排。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的“3比0”背后,是河南女排的制胜密码:朱婷出色发挥+河南女排整体实力提升——
在中国男排前主力二传焦帅的带领下,河南女排进步明显,今年的排超联赛,河南姑娘取得突破、跻身A组。整体实力的提高为朱婷这个重炮手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这场比赛,河南女排赢就赢在朱婷之外,多点开花。朱婷习惯的4号位强攻依然威力巨大,而且打吊结合,收放自如。更重要的是,她在场上对队友的及时提醒和鼓励起到了积极作用,二传张梓涵左右调度,游刃有余,韩雯雅、段梦可两点突进、频频得分。防守时,几位身高超过1.90米的“高妹”默契地组成“长城”,屡屡奏效。
省球类运动中心负责人表示:“天津队实力很强,但河南女排本场发挥出色,朱婷的核心作用突出。主教练不论是赛前训练技术安排,还是临场指挥、人员调整都非常出色,河南女排打出了精气神。”
经此一战,河南女排在大湾区赛场上的一波五连胜堪称水到渠成。小组赛最后一战,河南女排面对新科联赛冠军江苏队,尽管以0比3败北,但朱婷出色的后排保障、段梦可和韩雯雅的犀利进攻,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说到这支河南女排,焦帅表示:“我们阵容整体还是有些年轻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全运会,也算是一支结合得比较好的队伍了。”
河南队接应段梦可刚刚20岁,身高1.98米,实力不俗。江苏队老将张常宁赛后表示“她很有潜力”。以段梦可们为代表的河南女排,同样未来可期。
全民参与,河南排球勾画新蓝图
河南女排在全运会赛场无畏拼搏,而在“老家河南”,一场省级排球联赛——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场创新赛事以“一球一赛场,一城一故乡”为主题,覆盖了全省19支队伍。联赛最突出的亮点是打造“全员排球”模式,参赛运动员年龄设置为16至45周岁,中学生、大学生、退役运动员及社会各界符合条件者均可参加。作为联赛的公益形象大使,朱婷表示:“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其实就是办给排球爱好者的一场大Party,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感受排球的快乐和魅力。”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从来不是割裂的存在,而是相互成就的有机整体。竞技体育需要群众体育提供土壤和养分,群众体育则需要竞技体育树立标杆和方向。10月31日晚,豫排联赛全明星对抗赛迎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中国女排原主教练郎平和中国女排功勋队长、正在全力备战全运会的朱婷。两人同框亮相全明星之夜,也为豫排联赛注入更为具象的精神内涵,让女排精神的火炬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代代传递。
豫排联赛既是一场大型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也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体商文旅盛宴,更是赛事经济拉动消费潜力释放的具体实践。也正因如此,豫排联赛的火爆,不仅在于赛场上的激烈角逐,更在于其与文旅、非遗、商业的深度融合。
赛场之上,商丘赛区的青少年演员唱起豫剧《花木兰》,开封赛区的舞蹈、歌曲尽展大宋风华,而在郑州队与洛阳队的比赛中,双方的时尚体育舞蹈啦啦队和“唐宫小姐姐+武术表演”啦啦队相映成趣,格外吸引眼球;赛场之外,盘扣技艺、葫芦烙画、古法香囊等近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摊位,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窗口,也成为拉动消费、激活城市活力的引擎。
当全运会的大幕拉开,河南女排在赛场上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通过媒体传遍中原大地,不仅为千千万万排球爱好者诠释女排精神,也让正在豫排联赛中挥洒汗水的普通人看到了拼搏的价值和梦想的力量。这种精神层面的共鸣与激励,正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最深刻的情感连接:每个平凡的我们,都可以成为这种精神的传承者。
从全运赛场的锋芒毕露,到豫排联赛的全民参与,从竞技场上的顽强拼搏,到赛事经济红红火火,从竞技体育融合群众体育,到赛事活动融合商业文旅,河南排球这条从普及到提高、从赛事到经济的良性发展路径正逐渐清晰。这片曾经孕育了中国女排标志性人物的土地,正以创新和实干,勾画排球事业发展的新蓝图。(记者 黄晖 通讯员 崔宇)
责任编辑:郭栩汝